新《证券法》:分红抵税的逻辑(二)
上市公司分红抵税(增值税),逻辑在哪里?凭什么惠好您们这几万人(的公司)?
上文说过,好过各种 跑冒滴漏的补贴,好过各种政商关系不清的补贴,好过公司靠补贴上市,好过上市公司靠补贴维持上市的地位。
无论是产业补贴,还是地方补贴,还是金融补贴,都离不开“审批腐败”和催熟企业的恶果。
还是用“出口退税”来对比,这是因为交易对象不同而享受退税。
出口退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不展开了,无非...
上市公司分红抵税(增值税),逻辑在哪里?凭什么惠好您们这几万人(的公司)?
上文说过,好过各种 跑冒滴漏的补贴,好过各种政商关系不清的补贴,好过公司靠补贴上市,好过上市公司靠补贴维持上市的地位。
无论是产业补贴,还是地方补贴,还是金融补贴,都离不开“审批腐败”和催熟企业的恶果。
还是用“出口退税”来对比,这是因为交易对象不同而享受退税。
出口退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不展开了,无非...
监管方处罚后,北京的股民起诉上市公司有获胜机率;上海深圳的,走完法律流程,基本失败;华北和东北某些省,估计法院外就被壮汉,揍的鼻青脸肿,丢到火车站了;汉东省只有一句话“汉东省不允许这么NB的股民”。
同案不同结果,不同法院不同结果。新证券法修订中,鉴于高度专业性和利益重大,法院管辖权在已有法律的情况下,是否设立专门法院管辖?能否重新法定或指定专门法庭,替代利益盘根的法院内部分工?涉及了部门法分工,涉及了上位法下位法博弈,涉及了个别司法解释,对老法棍们,不,法学家面前应该不是大的问题,只是意愿问题。
能造血,再分红的意义不展开了。
如何减税,减谁的税是个大问题。法律形式上的刚性固定,逻辑上,至少好过“出口退税”和各种政商关系不清的“补贴”。加大劣汰,爱分红的格力董大姐们会高兴,玩概念的,造假的,铁公鸡的上市公司会被进一步劣汰。
监管方关于墨龙的内幕交易的定性和处罚,开始靠谱了 。
对信披不实的处罚,显然重复处罚了,如前文所说,因为信披不实是为了操纵市场和内部交易,是一个完整的违法过程,不应该割裂,所以处罚上,内部交易这个后罪应该吸收了前罪.
不应一罪两罚,以信披不实,多处罚了人家30万人民币,墨龙的两个大股东,可以通过对监管方行政诉讼,争取自己的权益。
除了行政处罚,监管方也应该法律援助所有受损的中小股民向两位大股东(实...
“笑骂从汝,好官(钱)须我为之”
国有金融业者历来如此。钱袋子,白手套,总之,或水很深,或上有人。
48元的中石油,多年后,关联了众多超级虎。
90元的华锐风电,还在微风掠水面。
消灭一批又一批叠床架被的伞型产品只是表象。
核心还是在国有金融机构中反腐,在民营机构反诈骗。
产品是人为的,欺诈行为也是利益驱使的,不解决根上的问题。
挑破几个疖子,教育罪犯去合法经营,显然是与虎谋皮。
一个有底线的人,是知道如何在金融机构工作的。
扬汤止沸,不如釜底抽薪,霹雳手段,打扫房子,再出发。
...
不唠 “金融市场必须诚信”的领导嗑了,反正看不出留下来的必要。
监管方不应该挡在受害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,豪爽地透支政府信用。
引导鼓励受害者向退市的上市公司实际持有人诉讼。
主要是为了法律系的同学就业,他们必须就业,引导法律生进入每年数万案源的金融诉讼中,利国利民利时代。
上市公司利益重大,责任重大,法务部门务必膨胀,财务魔术必须减少。
也是一半同学告另外一半同学的喜大普奔的局...
第一百九十三条 发行人、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,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,责令改正,给予警告,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,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发行人、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,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,责令改正,...
IPO的品质不能保证,IPO的审核流程被质疑,IPO的官员腐败。
目前的IPO的申报条件是牛栏关猫,IPO发行人和上市公司主体的责权利不平衡(详见证券法十一章:法律责任)。
明知法律病灶,还抢跑发行,违背法治精神,违背法意,把一个个发审官员和专家逼成“小树”,把损失和地雷留给投资者和将来的金融安全。
IPO越多,问题越多。
集中时间和精力,清理问题上市公司,摸索出问题解决标准和方法:没有法律的,...
善法恶法是个学术问题?
恶法非法,还是恶法是法,结合国情,也是教学热点?
实事求是,每个时代,每个法系,每个国家,都有恶法。
与我们曾经同行的有哪些已经“确定的”的恶法呢?
嫖宿幼女罪,1997年修订,为了彰显法治精神,区别强奸(幼女)罪,2015年8月29日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,表决删除,结束了法学大家的争论。
原因很简单,在十八年的实践上,这就是彻彻底底的恶法,简直是鼓励纵...
您的心里有个名单?
我的心里有个名单?
促进监管完善和新的法规的才能称为ENRON INCIDENT,否则只能是丑闻个案。
另外,快吃不上饭了。